[ 摘 要] 针对《机械制图》教学特点,采纳引导文教学法,通过构建引导文课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机械制图;引导文;实施《机械制图》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绘制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当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材是按学科体系编排,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老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猎取知识的方法和实际能力的培育;教学评价通常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唯一依据,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在参加广州市教育局教研院特色课型讨论中构建了《机械制图》引导文课型,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引导文课型及特点《机械制图》引导文课型采纳引导文教学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学生职业成长出发,通过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借助引导文来引导学生获得机械制图知识和技能,是培育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专业课教学课型。《机械制图》引导文课型具有以下特点。(一)典型任务,承载知识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学习的任务是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引导文课型选取源于企业生产实践的典型工作任务,承载机械制图的知识、技能。如,轴承座,用来支撑、固定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零件,具有专业的典型性。轴承座是由底板、圆筒、支撑板、肋板和凸台组合而成。轴承座图样可以有效地承载组合体的识图知识和绘图技能,具有典型的教学价值。(二)问题引导,促进感悟引导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目标而设置,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机用虎钳项目中绘制圆环剖视图学习任务,可设置如下引导问题:为什么要用剖视图表达物体?剖视图是怎么样形成的?剖面线如何绘制?等。学生在其引导下积极收集信息、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形成对剖视图的感性认识,发现剖视图的特点,掌握剖视图的绘图方法,形成自己的感悟。(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文课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订、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加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团队的合作性。以绘制轴承座组合体视图为例,学生需要经历猎取轴承座任务信息、做好测绘计划安排、选择确定主視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