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篇一】 教育理念指导 1 、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 、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育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仔细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法律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教学方法: 讨论、老师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 学情分析: 学生自三年级学习《科学》以来,初步学习了一些科学常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是本册四年级的科学学习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较差。 教学目标: 1 、探究过程和方法: ①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②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2 、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②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③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有兴趣讨论空气的其他性质 ② 乐于亲近自然,有讨论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复习巩固 提问: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讨论什么呢? 2 、进行猜想质疑: 提问: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板书课题《空气是流动的吗》 3 、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二、自主学习 1 、风的形成 (1)分组试验 提出问题:假如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汇报: 归纳总结:空气是会流动的 (2) 讲解: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风的形成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 (3) 验证试验结果 提出要求: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