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行知的 教学做合一 理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假如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陶行知先生提出 教学合一 。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传统的传授方法有问题,要进行改革。他认为,老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老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老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二、 教学做合一 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再思索1、授之以渔“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此,陶行知先生还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我想,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老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比如,教学:I like foot ball。I don’t like basket ball。这一句型,在让学生经过了必要的朗读、替换练习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老师准备的任务建议,即兴用英语进行沟通。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诸如:向他人说明自己喜爱什么体育活动/动物;告诉体育委员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以决定参加运动会的什么项“目;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项目;参加 最受本班(本组)同学喜爱的动物/”颜色 的调查中,说明自己喜爱的动物/“”颜色等话题,恰似活的语言,从学生嘴里 流 出来。这样,通过一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