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上将何应钦五 顺时势组织少年贵州会 倡爱国推动新文化运动(一)何应钦看罢来信,随即叫来自己的随身警卫,叫他们秘密抓捕兴义下五屯的学生刘怡昌、兴义酸枣的学生胡本吉。原来是远在兴义的游击军随营学校每况愈下,刘显潜想了解陆军讲武学校何以办得越来越火,便命人暗中收买兴义籍的讲武学校学生。刘怡昌、胡本吉不过是将讲武学校的教材、训练内容及设施、规章通过写信或托人转交的方式报告给刘显潜,各得小洋 10 元的奖赏。待二人从实招来以后,何应钦并没有大肆声张,只以“因故退学”为名,将这二人开除。在贵阳的何应钦息事宁人,而在兴义的刘显潜却一腔恼怒无从发泄。善于抓住时机和利用外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何应钦成功的秘诀之一。他深知要建立一个在全省有广泛根底和社会影响的团体,除了适乎潮流之外,还须无门户之见,杜派系之嫌。首倡者王,捷足先登,古今同概。加上何应钦已有的地位、条件,使他成了五四时期贵州第一大团体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1918 年 10 月 22 日,他邀约了谷正伦、邱醒群、赵季卿 3 人到刘显世的侄儿刘敬吾的寓所,商讨建立团体的可能。参加讨论的一共 9 人,都极表赞成。而且这 9 个人,几乎可与贵州军、政、商、学各界通声息。何应钦以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玛志尼党人创立少年意大利会,以再建一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意大利的史事为例,主张建立一个少年贵州会,振作少年之精神,转移末世风气,使贵州由老大而臻于少年,并进而使中国由老大臻于少年。这一建议受到与会诸人的赞同。会上还商量各人分头向有关方面游说,广泛争取社会赞助和支持,发动青少年共结团体。少年贵州会的后台是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何应钦在贵州的崭露头角,全仰赖王文华的提携扶植。而且王文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远比何应钦为多,其影响力与号召力,更是何应钦望尘莫及的。在与刘敬吾等人正式商讨以前,何应钦自然得到了王文华的支持。当时的舆论趋重民治,利用民心民力乃是事情成败的一大关键。王文华身为黔军总司令,自然不宜兼任民间社团的头,而何应钦以讲武学校校长的身份,主持以讨论学术、开展社会活动为主的民间团体,较之王文华会更适宜些。在成立团体的问题上,刘敬吾是何应钦最有力的竞争者。他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又有其叔父刘显世的支持,控制了法政学校,与省教育会的关系密切,但却比何应钦迟了一步。当何应钦把他作为发起人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拒绝。他寄希望于组织成立以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