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教育思想、方向、方法最集中的体现,他不仅决定教育质量而且制约教育事业的“进展水平,所以《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 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老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进展的根本大计。 因此,为适应当前全国素养教育形式的进展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我校老师的道德、业务水平,加快知识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意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搞好我校老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育一支高素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队伍,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老师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一、校本培训的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 爱岗敬业、务实勤业、博深精业、开拓创新 的符合我校教育事业进展需要,家长学生满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养的老师队伍。 二、明确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订本校老师培训计划、建立评估考核措施、建立参培老师业务档案。 2)定期检查指导培训老师的学习与教学、帮助老师解决学习与教学中的疑惑困难。 3)期末总结师训情况、评估考核。 4)经费和时间保证。积极投入资金,为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开展培训时,领导要大力支持各个负责人的总做,确保老师的培训时间,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老师参加各式培训。 2、骨干老师职责 根据骨干老师的具体情况,骨干老师要协助学校,承担老师培训任务。并能上好示范课、专题讲座,做好分工,承担老师的传帮带工作。 3、老师职责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早退,活动考勤纳入老师每回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2)仔细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念,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讨论有论文,课题有成果。 3)新理念要与教学实践讨论反思相结合,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探究新课程理念,并把新课程理念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4)整理自己的业务档案。 三、培训内容: 1、有关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训。 2、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老师的师德培训,培育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老师队伍。 3、对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老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4、各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 四、培训形式: 1、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的老师会上,由教科处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