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依法纳税【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3.懂得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方法与过程1.收集、分析现实生活中自觉纳税以及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典型案例,培养纳税人意识。2.请当地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做税法宣传讲座。3.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以“税收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影响”为题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依法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是光荣的。认识到偷税行为是违法的,也是可耻的。2.公民既要自觉纳税,又要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基础检索】1.纳税人与负税人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联系。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1)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第二,国家的税收收入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第三,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如企业增值税。(2)每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2.每个公民都必须自觉诚信纳税(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3.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3)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4)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注意:如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不仅要追缴税款,还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4.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