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福岛事故三周年了,现在回头看,该事故对中国核电意味着什么?孙勤: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电进展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应该说这是有利于核电进展的。在此期间,我们不断提高对核电进展的要求,也提高了核电进展技术和核电机组的本质安全性。这使核电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进展。这几年的调整,应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对核电的进展还是有好处的。贺禹:福岛核事故后,我们国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启核电建设。去年、前年均是在已批的厂址上开工了几台以前已核准的机组。但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国家和民众更加重视核安全。经过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我们核电的安全进展水平会更高。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我们够不够安全,不是坏事儿。我们会根据最高的安全标准进展核电。《财经》:中国风力发电规模已超过核电,太阳能发电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既如此,中国为什么还要进展核电?孙勤:中国的能源从长远说,煤炭还是主力。中国现在电力装机 70%是火电,在环境压力下,传统煤炭必须要向清洁煤进展,此外就是进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从中国整个能源结构来看,火电要受到限制,水电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太阳能、光伏能还受到一定技术制约,真正能够大规模代替化石能源的,还是靠核电。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从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上来说,是比较现实的选择。2024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到 9.8%,在国际上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清洁能源需要进一步进展。未来我们再增加煤电的话,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雾霾会给环境带来压力。在进展和环保方面进行平衡,核电比较现实。贺禹:核电单机一般在百万千瓦以上,运行稳定,利用小时可达每年 8000 小时,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基本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中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发电总装机是 12.4 亿千瓦,核电目前只有 1000 多万千瓦,到 2024年在建和在运的核电机组一共是 8800 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还是非常低。2024 年国内非化石发电仅占 22.3%,在国际上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清洁能源需要进一步进展。未来再增加煤电的话,环境压力太大。综合平衡看,核电最现实。《财经》:民众对于核电安全非常关注,中国的核电安全水平与世界同行相比究竟如何?孙勤:中国的核电安全,不管从政府监管提出来的标准,还是企业的现实生产实施和保证条件,都在世界先进行列。现在中核运行的十几台机组都加入了世界核电运行者协会。各项指标和措施都对世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