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研修观课报告优秀研修观课报告 我们本次高研班研修的理念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讨论”。观课之前,我们四组全体成员经过艰苦、深化、反复的研讨,确立了两个观课视角,观测量表的研制付出了大家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一个视角是:课堂资源的生成与处理;第二个视角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们组的执教课题是:与诚信结伴同行。由来自滨州实验学校的焦爱玲老师执教。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焦老师花费了很多大的心思和精力,组内其他老师也参加了整个的备课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实现了预想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评价量表的运用过程来看,课堂观察维度得到了较准确的量分。实际运用也应该较为合理。 新课改提倡 “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体现出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共同结果,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基础,合理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保证。正如著名学者钟启泉教授所说的:“教材和教案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制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老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整,甚至大胆地制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焦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以“小调查”的形式作为本课的教学起点,调查的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她在“感悟诚信”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设计了由学生参加的小品表演活动,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在“合理想象”和“生活剧场”环节,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积极参加讨论,生成了许多有效资源。这是我们所有观课老师都需要学习的。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仔细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预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成是现时的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进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关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有趣的比方:预设与生成就像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 “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在“合理想象”环节,焦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