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摘要: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是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关键词:校园文化;小学;德育;教学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总和,主要反映在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精神文化和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培育他们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小学生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多种外来文化泛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对德育教学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此形势下,深化挖掘校园文化中的德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撑,在浓厚的德育氛围下培育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不断提升德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一、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种基本形式。其中,思想文化是指学校在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思想观念、校风校训等各种精神面貌。思想文化在德育教学中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汲取学校思想文化的精髓,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度文化是指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行为具有法律规范和约束作用,因此在德育教学中主要发挥约束功能,能够强化学生的要求,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物质文化是指在学校校园中能够辨识到的各种实体形态的文化形式,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布局、美化绿化、教学设施等各种硬件文化。物质文化在德育教学中主要发挥陶冶功能,能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教学氛围,传递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文化是指校园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校园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文化特点,在德育教学中发挥着实践功能,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为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养成独立自主、团结合作的精神特质,进而让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融入集体、适应社会。(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进展规律进行文化育人活动。一方面校园的环境布局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