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_第1页
1/5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_第2页
2/5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_第3页
3/5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我弟是我的跟屁虫,我到哪,他跟到哪,尤其喜爱跟我去找爸爸。我爸在白地市供销社餐厅工作。餐厅二字,如今很平常,规模大一点的单位,都有一个餐厅,又叫食堂。食堂师傅的手艺再好,你天天吃,天天吃,总会有吃腻的一天,所以,餐厅就像人民群众一样不起眼,很容易被忽视。在 70 年代,白地市供销社餐厅,却是白地市人民心中的神圣之地。那时候,还没有市场经济的说法,也没有个体户,全白地市区八九个公社,五六万人,只有这么一家餐厅,它就像五星级大饭店一样耀眼。它又是真正的餐厅,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后来的小炒大菜,它所卖的东西,我闭着眼睛都能数得出来,无非是米饭、面条、包子、馒头、花卷、油条、油饼、油炸粑,其丰富程度还不如现在的普通单位食堂,但它又的确是白地市人民神往的圣地,人们去粮站交公粮,去食品站送生猪,或者为生产队买化肥农药来到白地市,进到餐厅,吃上一缸子米饭,或者一碗面条,打出来的嗝,可以让他们回味好几天。因为白地市餐厅有油水,有肉。有个不怎么动听的词叫“捞油水”,80 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能难以理解,现在饮食都讲究控油,为减肥而发愁的人,甚至根本不吃油,只吃白水煮青菜,怎么会有人喜爱捞油水?我没能查到“捞油水”三个字的源头,但全国人民大捞油水,应该是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的。其时,流行大食堂,大锅饭,最初,食堂有大鱼大肉,人们吃过几顿好饭,后来,食物越来越匮乏,难得见到肉了,只能见到汤上面漂着的几颗油星子,开饭的时候,人们都争先舀汤,争那几颗油星子。到我成长的七八十年代,依旧流行“捞油水”,没有油水的肚子里,就像藏着一个饿痨鬼,怎么也吃不饱,你不能不想办法捞点油水。肉是比油水更可爱的东西,油水隔三差五能捞一点,肉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块两块。好容易吃一次肉,必须吃得完全彻底,我像狗一样爱上了啃骨头。奈得何的骨头,比如虾啊鱼啊,无论多大的鱼(那时候也没有特别大的鱼),我都能会从头到尾连刺带骨头吞下去,不怎么好啃的骨头,比如鸡腿骨猪筒骨,我啃完表面的肉之后,就用大牙把骨头咬裂一道缝,吸里面的骨髓。我啃过的骨头,丢在地上,狗看都不看。现在,我依旧喜爱啃骨头,所有啃得动的骨头,我都仔细嚼碎咽下去。前不久,单位体检,几乎所有同事都缺钙,只有我不缺。我老婆说,那是我爱啃骨头补的钙。这是闲话,按下不表。白地市餐厅地板上滑溜溜的都是油,厨房里堆满大鱼大肉,他们的豆腐干子炒肉,肉丝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兄弟当年捞过的油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