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的小故事_党的历史小故事党史的小故事_党的历史小故事 党史的小故事:红军山炮连的来历 31 日晚,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在建宁城红三军团驻地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五次会议。 会议决定利用缴获的山炮, 组建红三军团山炮连和红一军团山炮连。 红一、 三军团山炮连在建宁组建后, 红一方面军总部为了提高山炮的作战效果, 决定建立炮兵训练基地, 培育优秀的炮手, 地址就设在溪口北郊凉伞坑的百丈台。 从此, 百丈台上军号嘹亮,红军炮兵战士刻苦学习军事技术。 山炮连建立之初, 山炮少, 炮弹更少, 每一颗炮弹都显得十分宝贵, 不能随便浪费。 训练时是没有炮打的, 新炮手只能在实战中由老炮手现场指教。 因此, 炮手们平常就要苦练过硬的本领。 经过严格的训练, 红军炮兵战士个个顶呱呱, 称得上神炮手。 红军有了炮兵如虎添翼, 山炮在攻防战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2 年 10 月 , 总政委周恩来、 总司令朱德签发了《建黎泰战役计划》, 拉开了第四次反"围剿"序幕。 10 月 18 日下午, 攻打建宁的战斗打响, 攻城部队是红一军团。 敌周志群部依仗着坚固的城墙和精良的武器, 企图负隅顽抗。红军从建宁城北门发起攻击, 红军用山炮轰开了一个大口子, 敌人被炸晕了头, 纷纷朝城内逃窜。 红军又用山炮沿着敌人逃跑的方向延伸射击。 炮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 建宁战斗很快结束, 红一军团击溃建宁县城守敌周志群部的第二团, 缴获枪支 500 余支, 俘敌官兵 400 余人, 占领建宁城。 1933 年 9 月 , 蒋介石调集重兵, 开始了第五次"围剿"。 红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从江西广昌移师建宁、 指挥建宁阻击战。 1934 年 1 月 29 日, 国民党派出飞机轰炸红军阵地, 向邱家隘防线进攻。 7 倍于红军的敌军轮番进攻, 山头上炮火纷飞, 子弹呼啸。 红军指战员沉着应战, 红军的山炮派上了用场, 待敌人发起冲锋进入了最佳射程才开炮, 敌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只可惜山炮数量少, 炮弹有限, 在防备战中只能起辅助的作用。 建宁溪口凉伞坑的百丈台是红军第一个山炮连诞生地。 关于百丈台还流传着一首红色民谣: "百丈台, 百丈台, 红军炮兵射击台, 白军官兵断魂台!" 党史的小故事: 朱德回乡的"约法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 朱德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不辞辛劳, 常常深化基层倾听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