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问题与分析老师职业道德素养是老师素养的核心,是老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老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也出现与《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相违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老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怀或不够关怀,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2、市场经济对老师的负面影响。少数老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3、缺乏对老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老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老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老师职业道德素养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老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中,老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老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老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老师形象、树立老师威、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老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开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老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