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预算绩效管理属于预算管理的其中一部分,预算管理即为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在预算编制中应用绩效监控,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价和结果,预算执行和预算执行全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预算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简单阐述了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化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一些职工尚未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将其在日常工作中深化落实,各职能部门也没有主动积极地参加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才上十分匮乏,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不能给予最大化的满足,以至于单位不能科学合理以及有效地实施预算和绩效评估,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预算编制缺乏法律规范性和科学性,并未牢固树立绩效理念(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三)基础管理工作较为薄弱。预算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预算绩效数据信息系统缺乏完善性,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并未得到统一,财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良莠不齐,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先进性,并未系统性的开展培训、宣传和制度保障,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不能使经济社会进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四)制度建设覆盖面有限,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不足。第一,预算绩效管理法治建设缺乏。第二,国家并未针对预算绩效管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预算绩效管理比较复杂,对专业要求较高,但是一些工作人员水平有限,对于绩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还不能满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五)在具体执行中的力度不够。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工作人员与部门的配合度不高。一些工作执行人员没有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包括预算编制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评价阶段在内的多个预算管理体制阶段,执行力度不强。没有对实际工作进行仔细梳理,量化分析缺乏。最后,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没有对选定评估对象予以明确,进而使得预算失衡。(六)预算绩效评价实施难。预算绩效管理之所以具有难度,究其原因还是:首先,相关政府单位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造成了干扰。其次,没有明确体现预算绩效实施主体,造成预算几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