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沙幼儿大班数学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测量》,详细内容为“科学运沙”。通过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数学概念,让幼儿在玩沙游戏中探索体积和重量的概念。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体积和重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合作能力。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体积和重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2.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合作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沙盘、沙子、尺子、天平、小桶、小车等。2.学具:每组一套沙盘、沙子、尺子、天平、小桶、小车。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沙盘,引发幼儿对沙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沙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吗?2.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如何用尺子测量沙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讲解体积的概念。教师展示如何用天平测量沙子的重量,讲解重量的概念。3.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尺子测量沙子的体积,用天平测量沙子的重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4.玩沙游戏(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运沙”的游戏情景,要求幼儿用小车和小桶将沙子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幼儿分组进行游戏,记录每组运沙的体积和重量。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游戏体验。六、板书设计1.在黑板上画出沙盘、沙子、尺子、天平和相关数学符号。2.科学运沙3.主要内容: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重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尺子和天平测量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并记录下来。2.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如水、石头等)进行测量,探索不同物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共同体验数学的乐趣。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6.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7.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亲子互动性8.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1)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重量概念并运用于实际操作。补充: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应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生动的实例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操作,帮助幼儿逐步建立体积和重量的概念,并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概念。(2)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合作能力。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发现沙子的体积和重量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概念;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二、实践情景引入设计补充:实践情景引入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熟悉的沙子为载体,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沙子的特性,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三、例题讲解详细程度1.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2.结合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幼儿能够看到、摸到、感受到数学概念;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回答问题,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四、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补充:随堂练习应注重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六、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1.逻辑清晰,有助于幼儿理解教学内容;2.直观形象,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3.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七、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亲子互动性补充:作业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亲子互动性,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作业内容要贴近生活,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补充:课后反思要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拓展延伸要注重拓展幼儿的思维和视野,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数学奥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拓展活动,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本节课程教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