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抗战学术经典总结抗战文艺成绩,是近年来我国关于抗日战争学术讨论辉煌成果的集中展现。抗战局部史可进一步细分为地区史、类型史和军队史。抗战地区史入选 3 种图书,局部图书是该领域首次系统讨论出版,填补了有关空白。解放军出版社的《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第一次全面、完整地记述了 1942年至 1945 年间,在中、缅、印战场上,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美、英盟军及缅甸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侵略的历史,全书配有近百幅宝贵的历史照片和作战示意图。台海出版社的《台湾民众抗日史》系统地台湾民众多年来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历程的书,内容饱满、史料扎实,填补了台湾抗战史讨论空白。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南京大屠杀全史》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制造的大规模惨案的真相,驳斥了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谬论,适合群众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历史讨论类 6 种著作入选。讨论对抗战时期对外关系与国共关系方面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以及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纪事〔1931.9—1945.9〕》,供读者全面了解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事件及各方关系。讨论抗战理论的有《激流勇进:毛泽东抗战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前者从毛泽东抗战实践和军事理论两方面,从史与论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反映出延安时期毛泽东深邃的军事和超群的军事谋略、战争指挥艺术;后者是一部汲收学术界现有讨论成果集体编写出来的著作,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由衰败走向复兴的枢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中国革命理论是这个枢纽在思想理论认识上的反映。值得推举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该书为东京审判讨论系列图书之一,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国内的函电和所作的日记、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忆和反思的重要著述,揭露了东京审判存在的缺陷。另,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专题地图集,由 200 余幅大小地图、350 余帧照片、100 个战斗系列和统计表、20 万字图说及大事记组成,涉及 1931 年到 1945 年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方面面,是一部系统的颇具学术价值的读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