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小学生手抄报资料国庆节小学生手抄报资料 篇二 中国国庆节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 1950 年起,以每年的 10 月 1 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 14 次阅兵。分别是 1949 年至 1959年间的 11 次和 1984 年国庆 35 周年、1999 年国庆 50 周年、2024 年国庆 60 周年的三次。 二、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 年的 10 月 1 日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 10 月 1 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三、国庆节的意义: 1、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国庆这种特别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 篇二 有关国庆节的古诗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国庆节成立 1949 年十月一日下午 3 时,北京 30 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进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