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_第1页
1/2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_第2页
2/2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 二、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4 年,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1856 年,再一次提出,仍被拒绝。 三、1856 年,英国和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四、在通州谈判时,双方使节因枝节问题发生剧烈争议,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清政府将其一行 39 人扣押送往北京当做人质。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 1860 年 10 月 18 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扩展资料: 巧取豪夺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园内运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诸如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巡阅使(后贿选为民国总统)曹锟、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亨等都有此般劣迹,仅京兆伊(相当于后来的北平市市长)刘梦庚一人,在 1922 年秋季 25 天内,就强行运走长春园太湖石 623 大车、绮春园云片石 104 大车。 当时先后驻防西苑一带的陆军十三师、十六师、国民军十一师、东北军五十三军、宋哲元二十九军等。都曾强行拆除圆明园围墙,私行出售砖石,或用以圈建西苑操场。颐和园、中山公园、燕京大学、北平图书馆等处,也相继运走大批石件。专家解读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非掩盖抢劫罪行圆明园是清朝鼎盛时期在北京西北郊兴建的一座规模雄伟的皇家园林,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 5200 亩(约 350 公顷),有风景建筑组群 100 余处。圆明园继承和进展了中国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良传统,使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