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为了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工作思路 脚踏实地抓好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把教学常规的落实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把理念创新放在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贯彻并落实教育教学理念,及时跟进课程建设、项目式学习、全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等;在抓好制度建设,保证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教育、多元化学生评价等,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二、教学工作重点 1、在上学年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从个人备课、听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期中期末检测等细节抓起,培育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形成制度,养成习惯,以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理念的落地。 学期初,老师要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或进行整册书备课(含教学进度);学期末,完成个人本学期教学。 个人备课:全体老师写详案,详案数=(本学期周数-5)x 周课时数。跨学科老师主教学科写详案,所跨学科写简案;跨年级老师以一个年级为主写详案,其它年级写简案。 个人备课要做好五环节的有效落实:(1)讨论课程标准; (2)准确把握学情;(3)有效地备教材;(4)教法、学法预设;(5)编写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部分学科要进行整册书备课、单元备课;所有老师重视二次备课,甚至是三次备课并在教案本上用红笔做标注。坚决杜绝不仔细备课或无教案上课。 听评课:提倡主动听课,不仅要听同学科的课,还要听同年级的课、跨学科的课,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倡推门听课制度,不仅是领导听课,同事之间听课,同样提倡不预约式的推门听课制度;听评课后,一定要有沟通、有改进。凡学校组织的大型公开课,要求没课的老师一律参加听评课,教务处负责考勤。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老师课、展示课、研讨课等,并纳入期末教研组评价和老师考核。听评课记录,应少写教学过程,多写评课建议、观课感受及教学反思。 期中、期末及其它阶段性检测,考后及时流水阅卷、及时准确地统计成绩并上交成绩单,做好学生个性化评价,并及时反馈与落实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2、重视学科学习习惯的培育,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在上学期探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情,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语文、英语学科,书写习惯、朗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育;数学学科,计算能力的培育、数学思维习惯的培育;综合学科,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