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作为讨论型大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我校每年招收讨论生的规模已大大超过本科生。今年我校共录用各类讨论生 4700 余人,包括硕士生近 3400 人、博士生 1300 余人,比上周入学的 3300 多名本科新生多出 40%,覆盖了工学、理学、医学、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人数达到 500 多名。这是我校向着综合性、讨论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断迈进的生动写照。今日,在座的每位新同学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汇入到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雄伟事业中来。大家将以怎样的姿态开始人生新的征程?我想谈以下三点与大家共勉。第一,志向远大。清华建校近百年来,培育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一代代的清华人自觉地承担起历史重任,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了应有贡献。比如在我国 23“”位 两弹一星 元勋中,就有 14“”人是清华校友,他们抱着 我愿以身许国 的信念,隐姓埋名、勤奋钻研,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国防科技和工业的进展制造了奇迹。如今,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时候,我们在世界上仍然面临着激烈的国力竞争,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 21 世纪的广阔青年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作为清华讨论生,大家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像前辈师长那样,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有理想、有追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建功立业。第二,视野开阔。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迅猛进展的时代,是大学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的时代。要在这样的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一“方面,要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进展的趋势。就在几年前,全世界还在谈 3o”,即信息(info)、生物(bio)和纳米(nano);而现在,能源、环境、气候变化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进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更具科学价值的问题?如何把握既有学科进展的方向?如何开拓具有前瞻性的讨论领域?这都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化做好自己专业的讨论,而且要广泛掌握其他学科和领域的进展,从整个科学技术乃至社会进展的高度来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加强国际沟通与学习能力。近些年来,学校从推动学生派出、联合培育,到引进海外优秀师资、吸引留学生等多个方面,努力构建面对世界的人才培育体系。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制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