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进展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交通进展成果对经济社会进展影响巨大,加快推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摆在经济进展的重要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共识。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市交通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设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进展的综合运输网络,迈上了现代交通进展的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进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进展水平还严重滞后, 积极参加泛长三角区域进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 胡总书记在视察**时对**进展提出了明确的定向和定位,同时这也为**交通进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在交通系统实地调研,对**交通进展提出几点见解。一、我市交通建设的基本状况**作为国家级公里运输枢纽城市,随着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从讨论层面转到操作实践层面,交通区域优势更加凸显,正逐步成为皖鄂赣三省交汇处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区域交通枢纽中心。近年来,我市交通系统根据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支干、农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体系,等级以上公路密度达到 96 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市区及县与县之间基本实现了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县与县之间基本实现了三级以上连接,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铁路建设从无到有,建成了合肥经**至九江、广东铁路线,铁路客运周转量已达 207636 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 40233 万吨公里;**港作为国家对外一类开放口岸,综合通过能力达 1968 万吨/年,全市港口货运量 1242 万吨,周转量达593723 万吨公里;场站枢纽体系较为完善,拥有各类营运汽车 15713 辆,公路客运量达到 5980 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 509200 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 3660 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 247207 万吨公里;空中走廊已经建立,4c 级**民航机场现开通**至上海、广州、厦门等三条航线,年高峰旅客周转量达到 2760 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 35 万吨公里。二、参加泛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差距与对接方式我市交通东向进展,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主动加快与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对接,推动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