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开设书法课的意义师范院校的书法教学既影响着学生的全面进展,同时又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具有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文化传承、德育教育、提升审美、锤炼意志、国家政策、基础教育等六个层面对高师院校开设书法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希望提高民众意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师范院校书法意义师范院校的培育目标就是培育合格的老师,一个合格的老师其主要的职业手段和教学基本功之一就是书法(三笔字)。在师范院校书法教学中,教学任务和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法律规范系统的书法训练,达到一定的书写水平,同时具备系统的书法理论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和书法文化传播打下坚实基础。师范院校的书法教学既影响着学生的全面进展,同时又是社会进展的需求,具有别的艺术不可替代文化意义。一、文化传承的需要中国的书法艺术,从远古的殷商时期算起,已经跨过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在众多东方艺术门类中,书法最能集中体现东方人的追求、东方人的精神和艺术特征,人们把它称为东方艺术的精髓、核心、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我国古代的教育,把书法列为六经之一,是学生必读的课程。魏晋时期甚至把书法提到了与宇宙并列的地位。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具的美的素养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千百年来,深厚的中国儒道文化的渗透,更使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林语堂曾说:“中国书法的地位是以在世界艺术史上确实无足与之匹敌者”“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审美观念的条件,吾们可以认作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人们的书写应用过程中,汉字书法产生了自己独特的一套艺术规律,法度森严而又变化无穷。它所体现的中华文化思想、审美意识更是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它既抽象又具体,是意象艺术的代表。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基于中华文化背景之上以应用文字的书写作为独立艺术的特别艺术门类。书法艺术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而中国文化精神又是抒发艺术精神的基石。书法艺术的精神体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意味。中国书法进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深深地印有时代文化的印记。汉文字的书写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古代宗教哲学意识、文化心理、审美观念以及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等在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书法是美韵天成的艺术。汉字把中华各民族、各方言区域的人民凝聚在一起,汉字书法起着超越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