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情志疾病中医办法不少随着社会高速进展,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很多人心理压力增大,产生过分的紧张和焦虑,情志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实,生活中很多疾病都与的不良情绪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因生气、忧郁等情绪产生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受情绪影响严重时,人会出现头晕、恶心、出汗、腹泻、便秘、尿频、睡眠障碍等与植物神经、内分泌等相关的一些症状表现。七情太过,气血失调而致病在中医理论里,我们把老百姓讲的情绪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人有七情六欲,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早有深刻认识,并且与人体五脏相关。《素问·举痛论》中记载:“喜难过、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情感的产生与人的家庭、工作、社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或加重疾病。而情志病就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心神合一,调阴阳平脏腑诸多临床讨论表明,中医药的诊疗体系在情志病治疗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在和现代精神科诊疗模式相配合中,发挥了减毒增效,甚至逐步替代的作用,中医的心身合一思想理论对情志相关疾病的治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早发现、早干预,尤其是运用传统的针灸、中药、中医心理学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患者的痛苦。七情过激的变化,气机失调,波及于血,影响脏腑,它具有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形的发病特点。针灸治疗情志病见效较好,也是从调“神”方面入手,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使之恢复正常。祖国医学认为,“神”是生命的主宰,气血是机体的基本物质,受着“神”的支配,“神”受损,调节机能失常,则发疾病,所以防病治病要先调“神”。针灸对情志病的治疗,可调神益智、安神定志、调神解郁等,对失眠、癔病、焦虑、头痛、中风后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疗效较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还可以通过中药来帮助调节改善,如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和解除郁法、补肾强精法、通腑安脏法等,以达到调节阴阳、脏腑平衡的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尽快消除不良情绪,从不良心境中解脱出来。修身养性,赶走有害情志不良情緒的宣泄,有诸多方式,有的人觉得压力过大选择用吸烟消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