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小视角传递大信息历史点较多,信息量大,学生识记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需要分析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学生学习的任务量较大。微课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信息,能够做到为每一名学生“量体裁衣”,促使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并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好地提升历史知识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充分重视微课的价值,并有效借助微课,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特点分析微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以视频为媒介,有效整合多媒体资源,开展更具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微课中的视频,是连接学生与老师的媒介,其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知识讲解、素材课件、测试练习、学习任务单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源,时间一般为 3~8 分钟,内容短小、教学目标明确,能有效效劳于自主学习,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辅助学习素材,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1.节约教学时间,精讲历史知识点。在初中教学阶段,一节微课时间控制在 3~8 分钟为宜,少了会无法承载应有的知识内容,多了就会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破坏学习的注意力。对此,老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效压缩课程时间,实现历史课效率的最优化。当然,对于那些信息点较密集的历史课程,老师可制作系列化的视频,每一个视频既独立又可联结起来作为系列专题,形成相对完整的微课体系,从“微小的课程”中精练历史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高效学习历史知识。2.突出教学主题,呈现问题牵引性。一般来说,一节微课就是一个教学主题,主要针对一个重点内容进行讲授的课型,无论是视频时间、内容选取还是习题数量等,微课都表达其微小的特点,突出教学主题,并注意引发学生学习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老师应以课本内容为主要教学指南,用问题带动讲解,用试题分析促使学生更好学习历史知识,在微课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将考点讲明白。例如,中国近代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于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信息量又多,老师假如将所有知识点都零碎化地交代,那么学生学起来一定感到混乱。对此,老师可将细碎知识点用问题主线加以串联,用微课形式呈现,这样便能够简化知识,形成一个比较的体系,那么难点、考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微课制作可依托材料和情境呈现问题。3.激发参加兴趣,吸引学生关注力。在历史课上,老师常常陷于自己声嘶力竭的讲解,但很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