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上的进展,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日益增多。本文将 63 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心电图(ECG)、磁共振成像(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 ECG、MRI 和 UCG 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1.2 方法1.2.1 ECG 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踏车运动试验心电图,其中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则定为 ECG 阳性,判定病变范围定位标准同心肌梗死。1.2.2 MRI 美国 GE 1.5TMR 成像仪。仰卧位,用长方形体部线圈。横断面和矢状面心电门控SE 成像,层厚 5 mm,层间距 1.5 mm ~2.5 mm,视野 32 cm~36 cm,矩阵 128×256。T-1WITR为 RR 间期(681 ms~1 052 ms),TE 12 ms ~30 ms;T-2WITR/TE(2 068~2 769)ms/60 ms和 100 ms。MR 影像取心脏长、短轴,TR/TE=33/8~15,偏转角 30°,每个心动周期 16 帧。屏气快速梯度回波成像(BFGRE),平扫后肘静脉内团注 GdDTPA 0.1 mmol/kg,5 s~10 s 内注完后即刻连续成像 5 次~6 次,3 min、5 min、10 min 间断成像 3 次。单次成像时间为 7 s~16 s。MRI 异常表现的推断标准:室壁局限性变薄,变薄部需小于或等于同一层面其他正常肌壁厚度平均值的 65%;节段心肌灌注:GdDTPA 增强 30 s 内有低信号区视为灌注异常,与正常心肌无明显信号差别为灌注良好;室壁信号强度异常,与邻近心肌信号相比,T1WI 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 和 GdDTPA 增强 T1WI 呈高信号;室壁节段性运动:动态观察同一层面收缩、舒张过程中各节段室壁运动情况,如发现局限性运动减弱、消逝或矛盾运动视为异常。将左室壁分为前、前侧、后侧、下壁、前间隔、后间隔及心尖 7 个节段;室壁增厚: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室壁垂直径之差,如小于 2 mm 为异常。1.2.3 UCG 采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为阳性。左室采纳 9 段划分法,与冠脉供血的关系大致定为: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心尖部、左室前壁、室间隔;左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部分也供应心尖、左室后壁;右冠脉主要供应右心室、室间隔后 1/3及膈面。1.2.4 CAG 采纳 Judkins 法作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摄影左冠状动脉不少于 3 个体位,右冠状动脉不少于 2 个体位。冠脉狭窄程度的表示与推断采纳狭窄直径减少的百分数来表示,取狭窄大于 50%为有意义的狭窄(即阳性)。2 结 果63 例中最后确诊为冠心病的有 45 例,其中 CAG 阳性 36 例,敏感性为 80%;3 例 CAG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