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兰花二十多年来,我主要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讨论和创作,凭着一口井挖到底的精神,画了一批作品,并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和福建省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工笔花卉技法》、《工笔牡丹分析》,作为画谱专著由新华书店在全国发行,算是有了一点收获和回报。由于工笔画的精致,以及创作过程的繁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来,我已有力不从心之慨,于是尝试涉足写意花鸟。怀着心仪和崇敬,我很早就曾造访请教于天津美术学院孙其峰先生,在长期的交往叙谈中,孙先生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教导我画写意花鸟画一定要从梅兰竹菊入手,打好坚实的基础。他力主“少而精”,尽量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品种筛选出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再触类旁通。如梅、杏、桃、腊梅、杜鹃、玉兰等,都是以枝干为主的花树,只要把梅画好,其他桃、梨、杏等花树的画法稍攻即破。孙先生常说:国画家要有几手看家本领。画的品种不必贪多,务必求精。秉着这一宗旨,我的写意花鸟画选择从兰入手。我找来历代画兰高手的各种画册画谱,逐个比较讨论,默记临摹,心往神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兰花的品种甚多,四季皆有。花的形态一般分为二种:草兰和蕙兰。草兰一葶一花,蕙兰一葶数花。十多年前,我在大菜园居住时,曾是养兰的“发烧友”,深谙“高盆浅种、阴阳合度、八面来风”的养兰诀。家里最多时养兰近百盆,十数个品种,每年换砵翻盆,夏天为避烈日,我和父亲一起,逐盆移至客厅里,有时开风扇为兰花送凉。因养的品种多为建兰,自夏入秋陆续开花,从发芽到出茎着花,上班前,外出回家后,必先到兰前观赏嗅闻,自己种的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真的是乐趣无穷。种兰、赏兰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孔子称兰有“王者之香”,屈原发美人香草之思。圣贤对兰的爱重有如此者,所以诗人比兴,时有歌咏,歌咏之不足,又以图绘张之。一寸之萌,终于成为专门的画科,而尤以水墨为重,且代有名家出现。至今仍有画迹传世者,如宋之文与可、杨无咎,元之赵孟頫、管道昇、柯九思,明之王孟端、文征明,清之石涛、郑板桥、李方膺,近现代如吴昌硕、潘天寿、吴茀之等等。流派纷呈,秀出千林之表;意趣迥殊,芳溢九畹之隅,蔚为画苑之大观。然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还是当代卢坤峰先生的兰谱,摭检诸家诸谱之长,更以真本为师、力参造化。因从写生中来,所以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我每每临写,爱不释手。卢先生的兰谱每幅图稿都配以款题,有的阐释画法,有的叙述画理,短长错落,文采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