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冒险之旅大熊猫的科学发现01夹金山,邛崃山系西部支脉,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第一座大雪山,国宝大熊猫世代生息之地。当年的夹金山属穆坪土司地盘,居住着嘉绒藏族和汉族,藏族同胞讲嘉绒语,以农耕为生。由于紧邻内地,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当地人多说汉语,使用汉文。夹金山群山簇拥,有海拔 5000 米以上极高峰 13 座,4000 米以上高峰42 座,一年里多数时间白雪皑皑。最高峰狮子山,因山形似狮子而得名,海拔超过 5300 米。穆坪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体呈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山高、坡陡、谷狭的地形地貌。这里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立体地形所致,从峡谷最低处的海拔几百米,可以扶摇直上,过渡到四千米以上的高原。换个说法,一个人只需徒步几小时,就可以从亚热带经过温带,踏入高寒地带。清同治八年(1869 年)初春,穆坪土司领地雪花纷飞,山林河谷白茫茫一片。两个行人步履蹒跚,一步步艰难挪动。其中一位中年人身材高大魁伟,蓝蓝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浓浓的络腮胡子。他就是法国人戴维,即将到邓池沟天主教堂上任的第四任神父。黄昏时分,前面半山腰,一排房舍若隐若现,高耸的十字架告诉戴维,这就是此行目的地一一邓池沟天主教堂。教堂地处红山顶二道坪,海拔 1700 多米,称得上白云作伴,鸟兽为邻。19 世纪初,最先进入穆坪的传教士相中此地,直到 1839 年,经土司老爷发话,建起邓池沟教堂,隶属成都教区,为川西一带天主教大本营。教堂坐东向西,占地 3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1700 平方米。从远处眺望,整座建筑气概雄伟。近处观看,你会认为这是某一大户人家的房舍,典型的四川西部山区穿斗式木结构中式四合院,蜀地常見。东、北、西三面为一楼一底,有席房 50 多间,供神父和学生居住;南面为礼拜堂,可容纳两百信众同时做弥撒。整座建筑未用一钉一铆,梁、柱、椽、枋、榫清一色木料,相连之处,巧施竹签扣牢。教堂内的礼拜堂却又是法式风格,堂内直立 10 根大圆柱,支撑 10 朵花瓣式椎棋顶蓬;两厢饰长形雕刻牖窗,四季阳光充裕;中央塑耶稣像和圣母像,竖有高大沉重的十字架。教堂除教友进行宗教活动外,又办起灵宝传教学校,以后改名川西神学院。教堂周围居住汉族人,再往前就进入藏族聚居区,生活方式、语言习俗和服饰迥然不同。生活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但这里的藏族、汉族原住民,质朴善良又勤劳勇敢。经过 7 天跋涉,戴维从成都来到邓池沟,受到神父杜格里特的热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