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在现行的按服务项目付费的基础上积极探究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成了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单病种付费政策的推行在控制医疗总费用,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负担方面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有不少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系统(DRGs)的经验,从法律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实施严格的临床路径管理、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扩充单病种疾病范围四个方面来完善单病种付费模式,目的是希望进一步降低患者个人医疗负担,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关键词:DRGs;单病种;付费模式2024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 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系统推动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到要全面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动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究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绩效付费,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这说明,在传统付费模式基础上探究更加合理的支付模式迫在眉睫。我国各地一直在进行此类探究,单病种付费模式在国内已经运行多年,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鉴于国外成熟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系统(DRGs)已经稳定运行多年,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因此,借鉴其成功做法对我国单病种付费方式的推行肯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此制度:一是法律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建立详细的疾病诊断分类;二是实施严格的临床路径管理,建立标准化的诊疗流程;三是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避开 DRGs 付费存在的问题;四是扩充单病种疾病范围,坚持单病种预付制,目的是希望进一步降低患者个人医疗负担,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一、DRGs 模式的起源与影响二、单病种付费方式现状分析单病种付费方式是指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医保经办机构和患者分别按病种定额的一定比例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的结算方式,这与 DRGs 付费模式的本质是基本相同的。把定额标准作为社保部门向医院支付费用的依据,可使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确保在最高限额下诊治,将总费用控制在该支付标准以内。我国单病种付费方式的推行对降低患者负担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