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究科学普及的人文内涵

探究科学普及的人文内涵_第1页
1/2
探究科学普及的人文内涵_第2页
2/2
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讲述科学人们感叹,中国的科学作家为什么写不出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和卡尔·萨根(1934-1996)那样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中国的大众科学读物为什么在历年畅销书排行榜上无名?中国大众科学读物的印数为什么那样少,而且书店总把它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前些年我去巴黎,人们告诉我,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每年参观巴黎科学宫(拉维莱特)的人数已经超过卢浮宫,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不亚于对艺术与历史的兴趣。“”在巴黎科学宫,我感受到 让科学使人动情 的传播理念,在这里,设计者不是为科学作传,而是为人作传。他们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讲述人类科学智慧产生的过程,讲述科学辅佐人类缔造文明的经历,讲述科学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世界,讲述充满人性色彩的科学前沿探究活动,讲述人们关注然而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讲述真实的世界和对未来的思考。设计者着意诠释科学对人类的意义,而不是向公众讲述抽象的自然规律和枯燥的科学道理。科学使世界多姿多彩,然而科学知识本身体系化的内容,远离公众常识,远离公众经验,单调而且乏味。向公众传播科学,假如弄错了对象主体,滔滔不绝讲述科学本身,完全不顾公众的感受,必定事与愿违。在传播科学的时候应该讲人的活动,以情动人。公众首先是关怀人,其次才关怀自然及自然的道理。因情而入理,理至而情深。这种讲述科学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有人调侃说 世间最容易的事,莫过于把科学讲得枯燥无味 。我想,假如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讲述科学,视科学为波澜壮阔的人类故事,想把科学讲得枯燥无味,将十分困难。诠释科学活动的人文涵义,是对科学普及者智慧的挑战,它要求人们不仅具备一种知识,还要具备多种知识,要了解自然、了解社会,还要了解人。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中传播科学,实际上是与公众分享对人类科学活动深思之后的感悟,是一种人类智慧增值的过程。当我们在读大师们的作品时,可以深切感受这种增值的过程。传播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科学不仅提供人们改变物质世界的智慧,使人类在自然界中拥有尊严,同时能帮助人们在现实中思虑未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基本上是一个由大众文化和市场法则支配的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基础是经验、常识和利益(主要是现实利益)。向这个体系注入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是科学普及的终极目标,是科学普及事业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世界许多地方,经济利益驱使的人类活动,正在不计后果地破坏环境、污染地球。当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究科学普及的人文内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