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素养促进新农村建设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高低,和拥有人类社会财宝的量成正比。“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养问题。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养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素养是我们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农民的基本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一是要发挥职业高中作用,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一些致富的专业技术。二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老师进村、媒体进村、人才培育进村、乡镇派干部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2 宣传现代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随着现代市场经济愈加强烈的当下,它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约束意识。因此在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的同时,把市场竞争意识贯穿于各项服务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典型,努力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调动农民参加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一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程。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借助广播、电视、戏剧团送戏下乡等多种载体,以生动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并提倡和谐社会的理念。四是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4 健全农村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一是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进展政策,培育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二是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鼓舞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党总部书记邹运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