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示范作用培育创作技巧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忽视或否定老师的示范作用。巧妙的示范是一门艺术,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而且更能点燃学生的制造激情,更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关键词:重要环节;捷径;体验;示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现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倡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老师示范在美术教学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自然有它应该存在的道理。通过老师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这在教学中会得到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一、示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绘画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科目。绘画是用手画出来的,而不是凭嘴说、讲理论就可以完成的。美术教学只讲理论而不重视实践,不示范给学生观摩,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尹少淳教授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示范还是演示,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进行示范,能让美术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示范可引起学生强烈的表现冲动作为视觉艺术,在儿童的美术学习中,老师的教学示范是必须的,许多技法效果、方法步骤等仅用语言是难以说清楚的,直接动手的教学演示非常直观、清楚。如,在《小鸟找家》一课中,我为了让学生掌握小鸟的画法,用了直观的肢体语言和示范:老师张开双臂做小鸟飞行姿态,双臂上下扇动,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做,然后老师边说(小鸟的翅膀上下扇动才会飞起来,尾巴也会随着小鸟的上起下落而摆动,并起着协调的作用,小鸟在空中滑翔的时候翅膀是平伸的)边在黑板上演示:a.翅膀向上 b.翅膀向下 c.展开飞行d.(向下落时)尾巴上翘 e.(向上飞时)尾巴下坠“哇!好美丽呀!”一下子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提高了,学生迫不及待地画起来。通过前面的示范,学生已胸有成竹,他们驰骋在想象的空间里,陶醉在绘画的海洋中。2.示范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在学习中走捷径在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有人认为美术教育不是培育具有较强能力的特长生,而是作为一种美术文化来进行教学。我们不排除这种观点,但也不能片面强调这种观点。美术学科的性质分为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技术上的东西是很神奇的,正可谓“不看不知道”,假如不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技术要领与感受,学生很可能或根本走不上正确的路子。如,在讲授《美丽的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