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习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老师学习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6 篇 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学习心得体会一 常常听到有这么一句行话:老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你个人的态度。你可以轻松地过完今日又明天,也可以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所以,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或是成绩一直提不上来的学生时,也常常听到有些老师说,自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良心原来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出确切的评价,好在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为这颗“良心”进行了量化,提供了参照物。所以当从你口中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时,参照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你得扪心自问,“我尽力了吗”,“我真的问心无愧了吗还是在躲避责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结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对,心安理得! 我认为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是对从事老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老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老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确,作为老师,首先只有热爱祖国,才可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为爱是可以相互传染的。老师只有热爱祖国,才会从内心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只有热爱他从事的职业,才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教育工作中,才可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制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把老师职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并坚持自己地信念为之奋斗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实行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老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法律规范,如老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老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忘了佩带校徽,看到学生没有佩戴的,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常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假如一个老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不会听你的话吗假如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信任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