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结束了,该是报考的时候了。 突然想起我们那一年,大家报志愿时简直是两眼一抹黑。高中时代只晓得读书,哪里知道这所大学与那所大学的区别,哪里知道这个好听的专业其实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特开此帖,欢迎各位师弟师妹提问,欢迎各位大学在读或毕业的同学加入讨论。 先做一个简单的开场。 文科生主要有 3 个:语言、法律和经管。 因为我是学法律的,就先从法律讲起。提醒所有对法学院怀有美好梦想的同学们:清醒一下!几乎 90%的同学都是怀着成为香港电视剧里面的大律师,唇枪舌剑,一条条人命维系于你的口才之间。 你知道那为什么是电视剧么?因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现实来讲,成为律师的人数只占法学毕业生最后出路的 5%甚至更低。中资律所以一贯的高剥削、低待遇让许多能够找到更高待遇的毕业生不屑进入。 于是你说,我要去外资律所!是的,外资所,或者最大的那几家中国律所,是可以给你提供 1万以上的月薪,哪怕你只是个律师助理。然则,外资律所只在三个城市圈地买马:北京、上海、香港。假如你不是在这几个圈子里,你就别想太多了,回家洗洗睡吧。 法学院的课程是在讲什么呢?在你对法律最有热情的第一年,会给你讲宪法与法理,还有那些让人烦不胜烦的公共必修课。(请不要告诉我你喜爱思修和毛邓三和马哲)当你学了法理宪法以后,当你看了《联邦党人文集》、《理想国》慷慨激昂以后,你发现这跟中国基本没有关系…… 大三的时候要应付“中国第一考”司考。考完司考开始考公务员。考公务员的时候发现自己只能报报公检法,而满眼都是法律专业学生,你终于意识到学法律并不是那么值钱了! 看看律师的薪酬,于是你开始向往外企的高薪。然后发现外企都不鸟你们的简历,因为你有什么商业背景和商业知识呢?一般只有 HR 部门和行政部门和法务部门会回应你。这时你又觉得做法务审合同并不是那么有趣,幡然醒悟企业的核心部门永远是销售(和开发)。要是有心做企业高管你压根就不应该读法律!你做法务做死了也就是个法务总监! 于是你蹬蹬蹬蹬决定出国去了。然后你发现,去香港要读好多年才能考律师牌啊!去英国读一年的法律硕士不能考牌啊!去美国读书可以考牌可是很贵啊! 假如看完这一切你仍然对法律充满热情和梦想,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应该读法律。我就是一个经历完这一切仍然觉得法律就是我的寄予和梦想,希望后继者也同样有冲劲和行动力。 假如大家觉得有兴趣的我再写写其他专业选择和大学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