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要改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提高教务员的自身素养,高校也应提高重视程度,给教务管理员提供培训、沟通、晋升等机会。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现状1.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学历、专业、年龄结构各有不同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普遍学历不高,而且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岗位,有一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并非毕业于教育管理学专业,缺乏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素养,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是致使教务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另外,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的,有的临近退休年龄。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这些原因使得他们不能迅速、主动地适应高校工作中的新变革和新形势,影响了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管理素养和创新精神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设备的更新、各种管理制度的调整,高校教务管理员面对繁重的教务工作,很难抽出时间给自己充电和放松,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再加上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基本没有外出培训、沟通学习的机会,所以他们一直在按部就班地重复着机械式劳动,他们不同意也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学习新的管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务管理水平和教务管理质量的提高。3.教务岗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高校对教务管理者的岗位不重视,教务管理员的地位低、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工作,既平凡,又普通,工作繁琐、复杂、责任重、压力大,这种落差使得高校教务管理者看不到希望,再加上与其他岗位相比,教务管理员很难有晋升的机会,这些都是造成教务管理员流动性大的重要因素。二、改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现状的建议1.高校教务管理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高校教务管理员对工作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不管是多平凡、多普通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以一颗热情、积极的心去面对。首先,高校教务管理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不但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也是管理者;其次,高校应该意识到教务管理员的重要性,肯定教务管理员的能力和地位,这样才能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高校教务管理员应主动探究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