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教学设计新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小桔灯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姑娘的不幸遭遇、性格特点,和“小桔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2.使学生体会本篇恰当使用修饰词语的表现力量,学习恰当地使用修饰词语。3.使学生认识小姑娘当时所处的社会的情况。教学重点 1.文章的篇章结构,社会环境的表明,“我”和小姑娘相遇的合情合理的铺垫。2.小姑娘肖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表现力量。3.小姑娘家中情况和情态、语言、行动描写的表现力量;小桔灯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小桔灯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音频、课件教学课时 3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说最让你记忆犹新的事。二、导入由开始教学第三单元引出《小桔灯》。三、新授(一)初步感知课文,听课文朗读(音频文件)。(三)引导学生正字音,辨字形,解释词义。挪动:移动位置。一幅:一张。幅,念f ú,无聊:闲得没有意思,觉得苦闷。愣:念l è ng,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型。念j ì,不能念jī。瓣:念b à n,朦胧:本指月光不明,这里指小桔灯不明亮。念教学设计新新理念教学设计计(四)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并引导学生划分本文的篇章结构。(五)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1.本篇的中心人物是小姑娘,学习这篇作品,着重分析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第一部分写“我”和小姑娘相遇的缘由,为什么开篇先写出“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这句话,并且独立成段,表示强调?2.参照“预习提示”的第二段文字,结合作品后面写出的“十二年过去了”,和文后注出的本文写作时间--1957 年 1 月 19 日,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小姑娘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3.本篇还在什么地方、怎样写出小姑娘家的遭遇?写出了她家什么样的遭遇?4.第 2 段写“我”和小姑娘相遇的缘由。哪些描述为这相遇作出了合情合理的铺垫?四、总结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小姑娘的印象。五、布置作业 1.复习第一部分,进一步体会开头一段那句话的重要作用。2.结合课后练习一、三,预习后文,准备下一节课进行分析。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的作业二、导入由上节课分析的小姑娘生活在残酷黑暗的社会环境,“我”和小姑娘相遇的缘由,引到本节课分析两人的相遇。三、新授引导学生观图,请低视力学生说说图意,为盲童在脑中形成初步印象,然后阅读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