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有关如何写好文稿几点体会(材料)关于如何写好文稿的几点体会——在相关座谈会上的沟通发言每一次参加起草领导讲话稿的经历,都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觉得很汗颜,深深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钻研不够;另一方面又很庆幸,根据领导要求反复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上了一堂高质量的文稿写作辅导课。结合具体实际,围绕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以及怎样才能写出好材料,汇报一点个人的思考和体会。关于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我觉得,好材料首先应该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特别是重要会议主要领导的讲话稿,根据个人粗浅的理解,往往既是一次“宣传发动”,激励一个区域、一个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又是一个“行动纲领”,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总的要求;同时,更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对所从事工作、所负责领域深度思考的集中表达和展示。第三,好材料应追求文字之美,更应追求逻辑之美。一份好的材料,当然应该追求语言的简洁、流畅、优美,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也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努力。同时,在一些场合下,在语言的气概之外,还需要一种逻辑之美,层层递进,步步深化,有理有据的讲话,有时能给人一种层层推动的严密论证带来的酣畅淋漓、豁然开朗的感觉,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第四,好材料往往是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各位领导更是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往往一段表述、一个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都亲自反复推敲。想要补充的一个体会是,修改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局限于字句的调整润色,而是要想清楚为什么这样改,否则很可能越改越乱,越改越没有头绪。关于怎样才能写出好材料。前段时间看到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一句话,他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聪慧人下笨功夫,这是治学的心得,我觉得对写材料同样很有启发。当然,这里说的“聪慧人”,并不是指的悟性多好、水平多高,而是说要善于掌握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下笨功夫”,则是既要肯吃苦,又要能坚持,这是最大的捷径。具体的体会,有四点: 一是乐于跨界。过去的一位文字工作的前辈说过,建议你们都去学一点声乐知识,音乐的节奏、韵律跟文字是相通的。当时还不是很能理解,现在再想想,这其实就是跨界的理念,有助于从不同的维度思考问题。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经典的观念和方法是可以相互启迪借鉴的。又如很多人都强调,学一点哲学,学好辩证法,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广度,对写材料很有帮助,这是同样的道理。三是刻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