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探讨_教学改革1.引言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根底课程,该课程重在培育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利用合理的表达方案进行绘制机械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传统课程。随着科技的开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毕业生机械制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很难适应科技社会的开展。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究新的教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本科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设置、助学、考核着手,探究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2.机械制图教学现状2.1 学生素养差异大,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加大,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就机械类大方向来说,不同的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也存在差异,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学生文化根底差距较大。因而,老师假设按同一标准组织教学,存在一定困难。相比五年前,当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也逐步下降。很多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单纯地追求考试过关,而不潜心讨论知识体系,学习缺乏钻研精神。总体来说,课堂学习积极性较以前毕业生明显降低,课堂上容易出现听不懂的状况,从而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厌倦和畏惧心理。2.2 老师教学活动单一,易缺乏科研经验目前,许多高校机械制图教学是由专门的制图教研室进行,任课老师长期从事单一的制图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也只是局限于制图教学讨论、教材教案编写和课件试题库开发等。这样容易造成老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化,缺少实际设计讨论经验。此外,随着高校老师队伍整体学历的提高,大量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直接参加制图教学,这些人缺乏实际专业应用经验,从事教学后也不能有很好的时机在机械学科方向上开展实际设计开发讨论,知识构成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不断退化。老师本身教学的单一性使得高校制图教学更偏重于图形投影知识,而不能有效地同机械类学科特点结合在一起。2.3 多媒体教学节奏快,课堂讲解难以深化为适应厚根底、宽口径、高素养的人才培育目标和平台化的本科通识教研模式,许多高校对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大幅缩减了制图课程的学时。此外,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多,一些高校制图课程都采纳合班上课的形式,学生人数众多,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板书和挂图等。为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