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_第1页
1/5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_第2页
2/5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_第3页
3/5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桑奇大塔是重要的佛教圣迹,印度早期佛教三大遗址之一,但现在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即使在古代,去印度取经的中国人也很少去那里巡礼。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居住十余年,回国后写下《大唐西域记》,书中提到三大遗址中的阿旃陀石窟,对桑奇大塔却只字未提,因而有必要对这一有着重要地位却又为人们陌生的重要宗教遗迹有所。佛塔溯源佛塔最早出现在印度,在古印度的梵文中称为 Stupa,意思是“坟”,中文译为窣堵波、塔、浮屠等。窣堵波最初是佛家弟子为存放佛陀释迦牟尼的舍利(残余的骨烬)而造的建筑。据史书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阿难等人将其遗体火化,形成了五色晶莹的舍利。这些舍利被分作八份,置于瓶中,在各地建了八座塔庙供奉。这时印度的佛塔数量还不多,后来古印度兴起的大修佛塔之风与阿育王有很大关系。阿育王是公元前 3 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即位后就致力于征讨南印度的羯陵伽国。在激烈的争战中羯陵伽国有 10 万人死于沙场,还有 15 万人被俘。据说阿育王在征讨羯陵伽战争获胜后不久受高僧感化皈依佛门,对发动战争深感悔悟,于是转而大力宣扬佛教,并派人去国内外弘扬佛法,比如派他的儿子去锡兰传教。他传布佛教的一种方式是在各地建造佛塔。阿育王开掘了存放有佛陀舍利的七座塔庙,将舍利分成许多份,在全国建塔 84000 座,分置这些舍利。这一数目肯定有夸大,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印度的建塔风气之盛。锡兰国王在阿育王之子来传教后就在国内修建了一座佛塔,以供奉佛陀的锁骨舍利。在中国浙江宁波现在也有一座阿育王寺塔,建于西晋年间,也是用来供奉佛舍利的。塔中的舍利后来不再限于佛骨,也包括佛教圣人或著名僧人的遗骨。桑奇建塔桑奇大塔是印度最大的一座佛塔,位于今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城东北一个叫桑奇的村子。佛塔建在一座小山上,山上共有三座塔,桑奇大塔最大,其余两座分别名为桑奇二塔、桑奇三塔。这个地方释迦牟尼生前没有来过,其与佛教的因缘主要与阿育王有关。大约在公元前 250 年,阿育王亲自选定桑奇为隐修地,从波斯召来匠人在高处建造波斯式样的纪念柱,也就是阿育王石柱,从此这里便成了圣地。后来阿育王在此造塔,他最初建的是砖塔,比现在人们见到的桑奇大塔要小得多。砖塔呈覆钵状,建在圆形的基座上,内藏舍利。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后,当地有个富商资助的僧团在原有砖塔的基础上扩建这座塔。他们保留原有的砖塔,只是在它外面用石块垒起一个新的大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桑奇大塔西方佛国的世俗情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