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中华民族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民族,然而许多民间文化遗产面临着迅速的消逝和流变。师范高等院校作为知识承传与创新基地,应当关注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可持续进展,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讨论、传播等诸多社会重要问题。高师应当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育、智能参加、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民间剪纸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之一。民间剪纸中蕴含着中国人优良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展。民间剪纸在师范高等院校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形式美及其内涵。而绘画与设计也能从剪纸艺术中得以提示和启发,顺利迈向国际进展方向。一、民间剪纸在高师美术课程中的探究现在师范高等院校中的民间剪纸课程还不够完善。大都停留在对剪纸的技法和表面认识上,还没有进行过深刻的认识理解。如五个牵手娃娃代表着五方神;扣碗、蛇盘兔代表着夫妻恩爱和睦之意;瓜瓞绵绵代表着人丁兴旺、连绵不断的生命繁衍意识等等。民间剪纸的语言符号寓意深厚,代表着当时民众的心理愿望。我们不仅要完善对民间剪纸的认识,还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再设计及设计应用。(一)民间剪纸在美术基础课程中在师范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基础课中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画》等课程设置。民间剪纸可以完全的体现在这些课程当中。民间剪纸本身就是一种平面的,带有色彩的,装饰味道浓厚的艺术作品。它在美术基础课中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是一种镂空的剪影作品。它的造型特点与平面构成是一样的,有对称的、适合的、节奏的、对比的等。剪纸是一种手工艺品,它设计出来的作品自由而严谨,灵活而多变。有造型自由的个体,如一只兔子、一条鱼、一朵花等单独的作品,造型会自由变化,不受框架的限制。有适合在形体中的剪纸,如团花是在圆形空间中进行设计、挂笺是在长方形中进行描绘、坐帐花是在正方形中进行的创意等等,它们均是在限定的造型中进行的表现形式。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造型,如牵手娃娃、刺绣花样等,这些剪纸因是把纸折叠起来进行的单个体的剪裁,所以展开后会出现连续纹样的形式,形成重复的造形。有剪影的形式,如人物、风景等,这种剪影剪纸只表现外轮廓的形状,内部不做描绘,如影子一样。剪影剪纸还会出现平面构成中的图与图底的反转,也就是正负形。如风景剪影剪纸,在方形中,近处的人物、房屋等为实的,远处的树木为镂空,山峰则用镂空的线来表现,形成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