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口文昌鱼生活史与食性初步调查摘要:于 2024 和 2024 年的 5 月、8 月对滦河口海域开展了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种群的生活史与食性讨论。结果表明:(1)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 10~14mm,Ⅱ龄为 20~28mm,Ⅲ龄为 36~38mm,Ⅳ龄可达 44~46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 47.5mm。(2)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 2~3 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 2~2.5mm/月。(3)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明显,属匀速生长型。(4)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 1mm 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圆筛藻和角毛藻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关键词:文昌鱼;生活史;年龄;生长;死亡;食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Amphioxus)属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是讨论脊柱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昌鱼主要分布在地球热带、亚热带的浅海海域,在北纬 48°至南纬 40°之间的环形地区内分布最多。我国文昌鱼在渤海的滦河口和莱州湾东侧海域、黄海的青岛和威海海域、东海的厦门前埔和黄厝海域、南海的广东茂名、硇洲岛海域均有分布,其中鳃口文昌鱼属在厦门和青岛、秦皇岛(青岛亚种 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海域分布较多,而侧殖文昌鱼属的短刀偏文昌鱼(Asymmetroncultellus)仅在南海周边海域分布。滦河口海域是渤海海域最重要的文昌鱼密集分布区,区内的文昌鱼属于青岛亚种[1-6]。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活动的增加,如海砂开采、海水养殖扩张等,破坏了文昌鱼的栖息环境,导致文昌鱼种群资源急剧萎缩[7-9]。目前,国内外对于文昌鱼的讨论多集中在遗传学领域,而有关文昌鱼种群年龄生长、死亡、体征和食性讨论却鲜有报道。因此,笔者于 2024 年和 2024 年的 5、8 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滦河口文昌鱼的种群结构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年龄结构、体征和食性进行深化分析,旨在为有效保护文昌鱼种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现场调查图 1 调查站位1.2 实验室分析对所获得的 1046 尾文昌鱼标本进行实验室分析[10]。测体重前先将文昌鱼用试纸擦干,计算湿重;用游标卡尺测量文昌鱼的体长。文昌鱼年龄结构的划分基于 Peterson(1895)提出的自然长度分布曲线法,通过对所获得所有文昌鱼的体长进行测量,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