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 4 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2.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感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理性。与此同时,之前讲授的唯物论、认识论与联系观、发展观对于学生接受矛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本课借助一些生活素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社会生活切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矛盾”形成比较理性全面的认知。3.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增强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5.教学方式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新课导入(2min)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1.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性、()性、()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坚持()与()的统一、掌握()的方法。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性,包括:自然界是发展的、()是发展的、()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是。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唯物辩证 法 前两 个 观点 的 学习 和 掌握情况 , 另外 , 通过 复 习联 系 观与 发 展观 , 有利 于 学生 明 白前 后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新课讲授(35min)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小明同学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看了阅兵仪式,看到祖国如此的强大,内心十分的震撼,有太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