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苏村古建筑雕刻艺术的价值探析【摘要】广西灵山县苏村传统民居建筑群中的各类雕刻精品比比皆是,题材丰富,雕刻手法多样,且注重造型美与文化蕴意的结合,造就了其不但有着典型的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特点,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苏村人历来注重传统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思考,是当代专家学者讨论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关键词】苏村;建筑雕刻;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灵山县苏村古建筑以其规模宏大被称为“灵山第一村场”,苏村不但建筑规模宏大,且多数建筑结构是以大型木架为支撑的砖木或木石结构,尤其以云浮大理石见长,在苏村的建筑中随处可见,这种独特的建筑用材为苏村的装饰艺术提供了良好的表现空间。雕刻者以木、石为材料,多种雕刻手法综合运用,创作出一大批雕刻艺术品作为建筑的装饰,这些蕴含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的雕刻艺术品,不仅丰富了明清时期岭南建筑文化的样式和内容,还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装饰图案,对明清时期民居装饰风格发掘和讨论有着重要价值。一、苏村古建筑群的基本概况(一)地理环境古建筑群的选址颇具匠心,利用周围的山形,精心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理念。村民将古建筑前面的溪涧垒塞为池塘,以池塘前的大片平整的良田为大的前台,视野十分开阔,因其是在平缓的丘陵上建造的村落,所以在村后植上大片荔枝林做后靠,古建筑群在古树与四面丘陵环抱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优雅娴静。(二)规模布局苏村古建筑群现保存共计 15 个,占地约 69 万平方米,主要是苏、刘等家族的物业,但统称为苏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初康熙年间,规模雄伟壮观,主要由 7 个院落组成,即中宪大夫鹤亭刘公祠(祠堂,即荫祉堂)、长房司马第、二房大夫第、二房鹾尹第、三房司训第、四房二伊第和五房贡元第。总体布局以大夫第为中心,左边为司马第,右边为鹾尹第,后面为司训第,构成倒“品”字形格局。其厅堂、内宅,尤其是花厅,画栋雕梁,装饰华丽,气象万千。二、苏村建筑雕刻艺术概括苏村古建筑群的雕刻艺术装饰十分丰富,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装饰雕刻,据统计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共有 200 多件,琳琅满目,古朴典雅。具体可分为石雕、木雕等,而石板、木板(條)上的雕刻,多为立体造型,设计精致,构思独特。技法上采纳了传统的圆雕、浅浮雕、高浮雕、漏雕、平面阴线刻等多种手法,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画。在内容上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福禄寿、盛世吉祥、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