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制油的背景及前景

煤制油的背景及前景_第1页
1/2
煤制油的背景及前景_第2页
2/2
我国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依赖不断上升的同时及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环境和资源形成的破坏等问题,相关单位及部门开始积极进展和推广以煤炭加工转化来生产石油的煤制油现代煤化工项目。但是煤制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使用经验少、技术成熟度有待评价的技术,对煤制油产业的进展进行战略价值评价,不能简单化地以经济价值评价肯定或否定其战略价值。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煤制油只能是石油能源的补充 煤制油 背景技术复杂历史进展前景从化学工业进展的历史来看,化学工业经历了农产品化工时代一煤化工时代一石油化工时代几个阶段。19 世纪化学工业进展初期,农副产品曾经是最早的化工原料。20 世纪初期,煤炭炼焦工业随着钢铁工业的进展而兴起。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石油工业开始兴起,煤在有机化工原料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各国加紧了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的讨论,出现了新型煤气化、煤制油等工艺。能源足社会经济进展进步与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国对原油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进几数量巨大,价格昂贵的石油,对国家能源战略安伞和“”国民经济健康进展构成威胁和挑战。而我国总的能源特征足 富煤、少油、有气 ,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 煤制油 技术,对缓解我国石油短缺问题,保障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由德国人于 1913 年发现的,并与二战期间在德国实现了工业生产。德国先后拥有 12 套煤直接液化装置建成投产,道 1944 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经达到 423 万吨。二战以后,中东地区大量廉价石油的开发,煤炭间接液化工厂失去竞争力而关闭。1973 年的世界石油危机,使得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讨论开发重新得到重视。相继开发了多种第二代煤直接液化工艺,这些工艺已经完成大型中试,技术上具备建厂条件,只是由于经济上建设投资大,煤液化油生产成本高,而尚未工业化。第三代煤直接液化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缓和,油收率高和油价相对较低的特点,中国煤炭科学讨论总院北京煤化所自 1980 年重新开展煤直接液化技术讨论,已建成没直接液化,油品改质实验室。2024 年 8 月,中国首条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制油示范生产线,即全球手套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平稳运行。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煤制油只能是石油能源的补充。煤制油是用一种稀缺能源代替另一种稀缺能源的行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煤制油的背景及前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