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思想整改措施一、特权思想、现象的表现形势及其危害特权是指在法律和制度之外规定的权力。特权现象是指个别公职人员把人民给予的权力私有化,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特权现象的存在,极大地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和声誉,不仅降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损坏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大体来说,特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个人私欲膨胀,考虑问题往往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二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严禁检察人员违规使用车辆六项规定》,开特权车、霸道车等;三是受利益驱动,越权办案,违法违规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侵犯当事人合法财产权;四是态度冷、横、硬、推,利用检察权吃、拿、卡、要。特权现象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危害甚大。一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将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群众的感情、损害党的威信。二是腐蚀社会风气。特权现象会起到示范效仿作用,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跟随,迷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整个社会风气。三是干扰社会公平正义。特权现象会破坏公正合理的秩序,加剧社会的不平衡,大大削弱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造成优势和弱势两极分化,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原则得不到伸张。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治理对策各级领导干部是行使各种权利的主要群体,为此,治理特权现象必须从领导干部入手,坚持廉政教育为先导、健全制度为重点、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特权现象。(二)深化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善制约机制。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发生特权现象的重要机制,要根据推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求,深化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落实。要以权力运行为主线,分析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特权,制定防范措施。针对权力运行、执法办案和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从具体业务事项入手,逐个查找廉政风险点,作出风险等级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形成以岗位为点、以权力运行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钳制特权现象的发生。(五)积极探究科技防特权。把现代科技手段融入防止特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