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二、任务目标 三、主要措施 --继续推动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育,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讨论,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中国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省、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根据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沟通、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经费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进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平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五、检查及总结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进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动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