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1925 年生,山东临沂兰陵人。1949 年到台湾,1978 年应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之聘赴美,任职双语教程中心,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退休后定居纽约。革命怎么可以有个人自由呢?2024 年,王鼎钧回忆录的四部曲已经出版了三部,第四部《文学江湖》是写台湾三十“年,我深表期待之情。 我现在写得很慢,材料太多,有时候觉得慢一点也好,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假如匆匆赶完,以后做什么呢?岂不是等死? 王鼎钧说,抗战、内“战、台湾,很多人写过,可是他写的有自己的特色: 假如一个作家讲出来的话跟人家一样,这个作家就死掉了。可是你的说法跟人家不一样,人家不喜爱;当伙计,老板不喜爱;当朋友,朋友不喜爱;当教徒,牧师不喜爱。伙计也做不好,情人也做不好,信徒也”做不好,只有做作家。可怜的作家,他也是一个浮士德,他的灵魂抵押给文学。王鼎钧生于山东临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家乡的抗日游击队,后投入李仙洲创办的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我好奇抗日游击队的经历: 打游击时您拿过枪吗? 王鼎钧说: 我小学毕业 12 岁,那年抗战发生。14 岁参加过游击队,那是我们家乡人组织的,国民党给它番号。他们发给我一个特别短的枪,叫马枪,那时候骑马用长枪不方便,专为骑兵造的一种枪。我受过射击训练,没有实战经验。游击队里什么枪都有,中正式,汉阳造,还有一种土造的枪,一次”装一颗子弹。有过战斗,但是我没有上前线,我太小了。王鼎钧从流亡学校初中毕业即辍学从军,经沈阳、天津、上海到台湾。他回忆 1949 年以“前对时局的理解: 当年社会不公平,国民党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社会,只有在旧的基础上来建立它的政权,仍然不公平,所以下层的人民非常希望公平。那时候的口号:要平等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没有平等。革命怎么可以有个人自由呢?那时候许多人说:我们宁愿牺牲自由,我们要平等。很多有志青年要改造这个社会,或者是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要出气的,都去参加八路军。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一个观念:你家里被人欺负了,你的孩子出去闯。那时候孩子出去,有人去送行,都会告诉他:孩子,你要骑着马回来。骑着马是代表回来以后扬眉吐气,替父亲出口气。有人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参加八路军的。有的人志向比较高,要改造这个社会,不是一家一姓,而是为了整个的社会合理,牺牲个人自由。首先,我不能吃那个苦,我不能完全没有个人自由。第二,很多地主的儿女去参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