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24“”)这位现当代美国著名的 公共知识分子 ,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她的《反对阐释》《论摄影》《作为疾病的隐喻》等这些观点独特、言辞犀利、紧跟时代命题的评论文章,其影响十分广泛,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都评价她为 大西洋两岸第一批判家 。其实,桑塔格最希望人们记住的身份并不是批判家,而是作家。虽然产出不多,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桑塔格一共只写了 4 部小说、10 个短篇故事以及唯一一出戏剧,但是她颇具先锋实验性的写作形“”式,其对 现实的关注与人性的关怀 ,以及对美国 20 世纪下半叶,尤其是二战后美国现代人生活困境的揭露,对如今同样物质极度富裕而精神略显贫乏的我们,仍然具有警醒和启发意义。“”《宝贝》是其中最契合当今时代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将以小说的主人公 宝贝 所患的疾病隐喻为中心,并结合其他三位人物:宝贝的父母、医生(或是心理医生),以及他们各自的迷茫、痛苦、无助,揭露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帮助读者进一步反思与批判“”现代文明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视 时代的困境 。“”一、 扁桃体增生 :现代文明的疾病隐喻《宝贝》最先发表于 1974 年,在《花花公子》杂志上连载,后来收入桑塔格 1978 年出版的《我,及其他》短篇故事集中。故事讲述了一对较为富裕的美国中产阶级夫妇,他们轮流去看医生,想要寻求帮助,治好他们唯一的儿子宝贝。整篇小说采纳拼贴的写作方式,由 22 个片段组成,每一个片段以一周的星期作为标题,记录两夫妇向医生的口头陈述,间或他们会重复一两句医生的问话,提醒读者,他们是在咨询医生,从而让读者能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这种拼贴的方式同时呈现出一种视觉化的效果,——仿佛电视屏幕被分开了两半,分别呈现两夫妇的特写镜头面对医生(或读者)讲述他们的宝贝所遭遇的心理问题,或者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随着时间推移进行自动切换。通过他们的讲述,人们发现宝贝患有严重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其中反复提及“”的 扁桃体增生 ,不仅是宝贝生理上具体的疾病,更是其精神以及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隐“”喻,桑塔格借此对现代文明的 病症 进行了准确的诊断和批判。“”扁桃体增生 (adenoidal hypertrophy),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生理疾病。儿童易患鼻炎、扁桃体炎以及其他流行性疾病,反复发作会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若过度增长,会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