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驱动三螺杆泵的进展及应用前景报告》指出,我国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的年产总量 50000 余台,其中三螺杆泵产总量最大,有 25000 台以上。由于三螺杆泵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价格也相对较低,所以国内应重点开发低转速、长导程、传动量部件材质优良,额定寿命长的产品,以优秀的产品质量支撑价格。由三螺杆泵的应用领域来看,都是国家重点进展的方向,所以三螺杆泵将来的市场更加宽阔,重点进展三螺杆泵是每个生产企业的重中之重。二、磁力驱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磁力驱动是以现代磁学为基本理论,应用永磁材料或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转矩(功率)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技术[1]。能够实现该技术的装置称为磁力驱动器,或称磁力耦合器、磁力传动器、磁力联轴器。磁力驱动器包括圆筒式与圆盘式两种结构,圆筒式磁力驱动器结构为套筒状磁圆环形,如图 1(a)所示;圆盘式磁力驱动器结构为两平面形,如图 1(b)所示,其磁路为紧密排列组合型,优点为传递力或转矩的效率更高,故此种磁力驱动器应用较为常见。与机械驱动相比,磁力驱动优点在于利用磁场通过组合磁路间隙或隔离套的壁管传递力或转矩,而传动部件不与外界空间相连通,从而解决了传动部件密封处产生液体或气体介质泄露问题,有效遏制了工业用泵漏、跑、滴、冒和机械密封发热、磨损等问题,为安全可靠输送或搅拌反应有毒、易燃、易爆、腐蚀以及各种贵重介质制造了条件。三、磁力驱动技术的进展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磁力驱动技术已经被人们提出,20 世纪 40 年代第一台磁力驱动泵被设计、制造出来,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由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缺乏认识,加上磁力驱动所需材料进展制约,这项技术进展很慢甚至到停滞不前的地步。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现代工业的迅速进展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的需要,国内外学者、讨论机构重新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探讨、实验、讨论与试制,讨论成果显著,从而促进了磁力驱动技术的进展和应用磁力驱动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随着工业对三螺杆泵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对工业用泵轴封泄漏问题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由于磁力驱动技术的高密封性能可以解决泄露问题,其逐渐在三螺杆泵上的应用被关注和重视,并且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讨论、实践,故取得了较大成就和在工业上应用得到了迅速进展。近年来在螺杆泵上采纳磁力驱动技术将螺杆泵的固体接触式轴封和联轴器用磁力驱动器所取代,这种被人们称之为磁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