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阅读心得把老师从文牍主义中摆脱出来——苏霍姆林斯基阅读心得现在我们的中小学老师可能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老师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教育学生之外,还要做一些大量的繁琐的迎查准备工作:整天无休止地造假活动、补假材料。在年终评估检查之前,一切都要为检查让路,老师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迎查工作中去,而孩子们只能安排在教室里自己上自习。不切实际地督导迎查让教育进入了一个怪圈:下面的校长老师叫苦不迭,上面领导们却乐此不疲。老师们连自己正常的上课时间都保证不了,更谈不上参加教研活动和进行教育讨论。同我们的教育现实一样,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也是常常遇到的一个尖锐问题。在《老师应当写哪些计划》的建议中,他明确提出:有时候老师被一些没有必要的文牍压得透不过气来。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在批判“官僚主义的文牍作风”的热潮中,某些老师得出结论说:任何计划都没有必要去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有助于工作的计划还是应当写的。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反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他认为,领导学校工作的多年经验证明,必须保护老师,使他们从文牍主义中摆脱出来。当需要学校作出统计报表时,可以查阅班级日志;当需要学校作书面报告时,可以利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日常观察记录。学校工作计划要由校长来草拟,而不是由各个老师与的东西来拼凑。老师可以帮助校长考虑,但不能替校长代写。而老师必须要写的计划主要是两种,一是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是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计划。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这样的工作要求:“我们不容许使老师的独立讨论工作变成写官样文章。尽可能少让老师拟计划、写提要,不让他做任何书面总结,这已成为我校工作常规。”他深知,老师写计划、提要和书面总结等,都是为了应付领导或上级检查的官样文章,只能浪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对老师的工作和专业成长是没有任何帮助作用的。那么,让老师节约下更多的时间去干什么呢?一是让老师多读书,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他认为,老师需要有空余的时间去思考科学的成就,充实自己的知识,总结已有的经验。他在学校集体工作中严格遵守这样一条规定:让老师每周只有一天花费在理论学习会上、校务会议上或教研组的活动上,或者老师参加上课以外的其他活动,每周不超过两次。让老师可以挤出其他几天的时间都用在独立工作和休息上,用在跟学生们进行道德与审美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