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生命的本真(外一篇)江河源头,这片土地高峻、遥远、圣洁、奇妙,就散发着令人震撼的魅力。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和他们用生命守望的艺术形式,更接近艺术的纯粹,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更容易让人产生思考和内心的震颤。唐卡———生命在绚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成为我们采访的第一位三江源艺人,由于娘本急于赶去上海举办画展,仅有三天的时间。但也就是这三天,让我重新认识了唐卡这门艺术,也被这种艺术真正的魅力所感染,同时越发觉得雪域高原这片土地的博大、奇妙和厚重。以前,我也看过很多唐卡,但是几乎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唐卡艺术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觉得唐卡仅仅是以精细取胜而已,颜料宝贵而已。同时,很多人认为,唐卡只是严格根据度量经的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复制,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创作。由于采访的需要,我需要熟悉唐卡的所有制作过程,需要知道画师在绘画时的心理活动,清楚在他们心目中,唐卡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还要明白唐卡在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现状等。应该这次拍摄经历,也应该娘本大师三天的相伴。也许是机缘如此,这三天里,从清晨一直到深夜,相伴周围的全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唐卡,以至梦里也是五彩缤纷的唐卡,所以,我觉得我开始慢慢读懂了这门艺术,和这门艺术有了心灵的互动。现代绘画艺术靠灵感去创作,凭的是艺术家的激情和创作经验,是艺术经验的瞬间爆发,然而,唐卡却靠精神的信仰、执着的坚守和多年的功力。唐卡的绘制是全天候的,不管画师身体、情绪有什么变化,绘制出来的内容绝对不能受到影响。画师一坐到画布前就需要很快入静,进入自己的世界和唐卡的世界,只有这样的状态,才是唐卡的状态。所以,几乎在每一个画室里,宁静得能听到一枚针的落地声,不管是年龄稍长的成熟画师,还是刚刚入门的年轻画师,让自己静下来,是画唐卡必修的一门功课,过不了这一关,也就不可能画好唐卡,更别说成为优秀的画师了。“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这是很多画师在绘画时的状态,那一刻,他们并不是没有创作,他们的创作就是将自己的信仰和精神通過笔尖倾注进唐卡,将佛的慈爱和慈善通过画布展现给观者,让观者怦然心动,心生感动。所以,我深深感受到,画师手中的笔是心向外的延伸,是他们在向画布倾诉着自己的内心。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很多画师过了 40 岁就基本不再画唐卡、一生中也画不了多少唐卡的真正原因,彻底明白了坊间对此的误解。真正的原因是,一开始,画师对唐卡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