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二、实地体验。在老师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带领学生进入实际场地体验情境,从感性中认识实际情况。如上《环保调查》这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世界环境问题的实地录相,让他们了解当今环境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然后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环境,引导学生带着“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环境问题?它们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周边的人们的心情怎样?假如这些环境问题不及时处理又会怎样?”等这一系列问题,经过观察、询问、讨论、分析,寻求答案。这样,既免除了老师的满堂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同时增强了他们对活动的参加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趣。三、选题要有余地。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对问题的讨论不是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其次,同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学生稍有所得,不能就此罢手。再者,一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比较投入,但活动结束以后积极性和兴趣就会大大降低。老师在设计方案时眼光要放得远一些,在活动方案的中间、结尾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实践的空间,产生继续实践的冲动,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其个性充分进展制造空间。如《蔬菜知多少》活动中,虽然我们面对的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是真正下地去观察菜的孩子并不多。我们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分清蔬菜的种类后,再布置学生给菜浇水、施肥、拔草,并记录活动的见闻和感受等一系列活动……一周下来,同学们的活动记录里写着:“这次活动真是太有趣了,既让我们懂得疏菜的种类,又让我们对菜的栽培有更深刻的认识,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参加这样有意思的活动了。”、“今日虽然把衣服、裤子、鞋子弄脏了,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这次活动增长了我的见识,磨练了我的意志。我们虽是大汗淋漓,但我们其实是舍不得离开采菜园的。”、“我们吃的菜真是来之不易啊,爸爸妈妈其实挺辛苦的。”同学们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他们的收获,从中也反映了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无限回味。四、合理评价,体验成功。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是其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及时正确地给学生肯定和鼓舞,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兴趣。这不仅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也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参加活动的质量。我们应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设计布置...